信息工程系
近日,长垣职专信息工程系隆重举行了校外导师聘任仪式,为该系首批18位校外导师颁发聘任证书。这标志着信息工程系全面开启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改革,大胆迈出新步伐。
校外导师制是我校转变育人方式和办学模式的又一探索,该项实践在信息系和艺术系先行先试,成为引领各项改革的新“引擎”。
完善制度设计 带“活”队伍
信息工程系目前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会计两个专业,在校学生1396人,教学班22个,在编专兼职教师72人。在队伍建设上,信息工程系以实际问题为导向,完善制度建设,探索更加规范有效管理模式。
班主任管理。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最小单元,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基层组织者和直接实施者,也是完成学校和系部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少数”。在班主任队伍培养和管理上,信息工程系用共同目标凝聚,用政策措施激励,用规章制度规范,用选拔调配优化,用科学培训提升,用真诚关怀粘合,带“活”队伍。同时在班主任考勤、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加强和规范,明确责任,打破“大锅饭”,让‘德高、业精、绩优’的优秀班主任和拥有‘文明、进取、创新’活力的优秀班级出来做榜样,示范带动其他的老师和班级实现良性循环。
教师队伍管理。在参考学校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先后制定出台了《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学生外出实践活动方案》等10多项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该系的专业内涵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完善的规章制度建设提高了老师们应对各种教学与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队伍活力。例如学生管理制度的实施,让老师们有“法”可依,真正敢管并且能管学生。课堂管理的加强,既增强了老师的责任心,又大大减少了睡觉、说闲话等违纪行为,有效提高了课堂纪律,保证了课堂效率。在课堂巡查记录表上,上课情况一栏为“优秀”的班级越来越多,纪律情况一栏为“中”或者“差”的班级越来越少。同样,教师个人能力提升计划的实施,也让老师从机械的“备课—上课”的工作模式中跳出来,思考自身在新的学期要完成怎样的工作目标,实现怎样的职业提升,一个个都成了有心人。
目前,该系以“转变作风、提高标准、提高效率”,摒弃“浮”、“懒”、“怕”为标准的管理模式正在稳步推进,教师执行力、集体认同感明显提升,学生自信心增强。学生于守发在朋友圈中自豪地感慨“待在咱大信息系,太自豪了!”
借力校外资源 做“活”实训
学生自带设备进课堂。在2017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班中试行“学生自带laptop(笔记本电脑)应用于课堂”,规定每个学生可以自带一台笔记本电脑应用于课堂学习,在专业课老师指导下动手操作,进行技能训练,打破了以前“一支笔、一张纸、定期上机”学习模式。切实把“先生用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用做来学方是真学”做为衡量课堂的标准。
试行校外导师制。为更好地对接市场,增强学生技能实训的针对性、实用性,信息工程系在学校支持下试行校外导师制。所谓校外导师制,就是我校各系自主选择专业、班级作为试点,自主联系校外企事业、社会机构等实务单位,从业务素质高、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好的业务骨干中筛选校外导师。目的是帮助学生与校外导师结对,向校外导师学习工作经验,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促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新提升。目前,该系的校外导师们每月和所带的学生进行定期交流学习,并上交了多篇交流学习报告,检验学习效果,多次召开学习讲座,让学生感受书本之外学习的兴趣和快乐。
加强学生校外实践。3月9日,信息工程系2018年首批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拉开大幕。作为校外导师制的有益补充,该系把学生参加校外实践作为一项制度性、长效性的工作进行,坚持每周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县内外企业参加社会实践,仅3月份,信息工程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已达40余批次。县域内与专业相关的很多企业单位,经常可以看到信息系学生的身影,认真的表情、熟悉的校服、喜悦的笑脸,向社会和企业无声地展示着长垣职专的改变。
为保障技能训练成效,该系大胆改革学生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多元评价机制,引入平时成绩与技能素养成绩制度,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课上、课下全程贯穿,按照2 : 3:5的比例去评定学生学期考核成绩,从源头上改变了只以一张试卷判定学生成绩好坏的传统评价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多了,参与小组合作讨论的学生热情更高涨了;课余时间里,参加技能兴趣小组的学生积极性也大大增加。
强化教学教研,培“活”课堂
实行“说、讲、听、评”四步教学法。所谓“说”,就是说课,由每位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既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以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所谓“讲”,就是讲课,授课教师在之后的课堂讲授过程中按照说过的讲课思路讲课。所谓“听”,就是听课,组织本系和其他系的教师听课。所谓“评”,就是评课,让听课的领导、教师在听完课后对授课教师的课堂讲授进行评论,从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基本功、学法指导、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效果等等方面进行评述,相互提高。
推行集体备课制度。结合学校教研部门加强集体备课的指导和督促,督促每一位老师对自己的教学教法进行反思总结提升。越来越丰富的教研活动使老师们更加自觉主动地践行新课改要求。除了集体备课期间的积极讨论,平日的办公室里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了诸如“这道题应该怎样怎样讲”、“课件这部分应当有怎样的任务”等的声音,甚至有的老师会为了一个知识点的解读争的“面红耳赤”。
丰富学习体验 激“活”信心
2017年,该系组织学生参加了长垣县和河南省中职院校技能大赛,在平面设计、会计手工账及全员化项目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获得县级比赛一等奖两个,省级技能大赛三等奖两个。
同时,从制度、政策上鼓励师生拓展思路,先后组织了学生摄影大赛、学生短视频(微电影)大赛、“快”人一步会计基本技能大赛、职业英语大赛等一批有创意的比赛,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丰富了学生学习体验,使学生在各种比赛中找到了价值感,增强了自信心,在学生中形成了良好的职业技能训练与文化素养学习氛围。既做显功,又做潜功,“小火烧温水,常烧不断火”,为活力校园建设推波助澜。
“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信息工程系在教育教学上所进行的这些改革和取得的成绩,与学校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各项创新改革比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坚信,有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有老师们的理解和持续推动,我们会越来越好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了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长垣职专早日建成职教名校,我们会继续努力,不断前行。”信息工程系负责人岳胜贤在采访结束时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