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校专业 >> 详细内容
教育教学
 
学校专业 >> 正文
建筑工程系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
日期:2023-05-13 08:26:34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258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专业代码:640301。

二、入学要求

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3年

四、职业面向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所属专业大类为土木水利类。毕业生就业领域主要是建筑施工企业、防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工程监理公司等建筑企事业单位。我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毕业生所具备的就业岗位和应具备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能力见下表。

1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职业面向

序号

就业岗位

1+X职业技能证书

所属专业大类

1

制图员

建筑工程识图

土建施工

2

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制作员

建筑信息模型

3

施工员

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实施与管理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房屋建筑施工、防腐企业、工程监理、工程质量检测等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理论文化水平和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能够在中小型施工企业从事建筑施工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接续高职专科专业:建筑工程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接续高职本科专业:建筑工程、智能建造工程、建设工程管理。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

1.职业素养

1)道德素养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理念。

2)文化素质

掌握文化基础知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掌握一门外语(英语),并具备简单的会话能力和借助辞典查阅本专业一般性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具备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知识;具有安全生产和环保意识,了解经济、管理、法律、公关礼仪、哲学、美育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

3)身心素质

具有全面发展的身体耐力与适应性,合理的卫生习惯与生活规律,体格健康,能够达到国家制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备稳定向上的情感力量,坚强恒久的意志力量,鲜明独特的人格力量,保持“乐观、自信、坚强、耐心、创新”的身心素质。

4)责任意识

具有责任意识,认真刻苦、耐心细致、一丝不苟、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

5)协作精神

具有实事求是、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合作的职业意识,能够在集体生活或团队中促进团体凝聚心和集体力量的形成。

2.专业知识和技能

1)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数学、力学、信息技术、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知识;

2)掌握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建筑材料与检验、建筑施工、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管理、质量检验、施工安全等专业技术知识;具有建筑水电设备等相关专业技术知识;

3)了解建筑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相关信息。

4)能够熟练识读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图。

5)具有本行业的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职业道德、协作意识和人际交流,自我发展的综合社会能力。

6)具有依据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分析解决一般施工技术问题的能力;

7)具有按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保和职业健康要求科学组织建筑施工,指导施工作业的能力。

8)能够熟练操作测量仪器,具备施工现场放线和观测的基本能力;

9)能够参与地基处理、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生产第一线的施工操作与管理等工作。具备建筑施工技术、组织管理、工程质量检查、安全管理与验收、工程监理等基本能力;

10)能够协调配合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具备建筑水电设备施工工艺、安全管理与验收的初步能力;

11)理解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能协助监控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能独立完成施工现场各类安全记录;

12)理解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相关规定,初步具备协助收集和整理工程信息与技术、质量、监理、竣工等管理资料的能力。理解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和归档要求,初步具备协助建筑工程资料归档的能力,能协助编制建筑工程竣工图。

防腐蚀施工方向

13)具有防腐蚀施工的基础知识;

14)具备防腐蚀施工专业操作能力;

15)具备防腐蚀预算的能力;

16)具备防腐蚀施工现场管理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本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

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健康、历史、信息技术、艺术、物理、化学等课程。

专业课主要是针对职业岗位(群)共同具有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是不同专业(技能)方向必备的共同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2  公共基础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把爱国情自觉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40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学大纲》开设,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40

3

职业道德与法治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治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要求,了解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增强职业道德和法治意识,养成爱岗敬业、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

40

4

哲学与

人生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0

5

语文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语文核心素养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力。

 

240

6

数学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240

7

英语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60

8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意识,为其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120

9

体育与

健康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机整合体育与健康教育两门学科中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160

10

 

艺术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本课程融合书法、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衔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相关艺术课程,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审美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

40

11

历史

历史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40

12

物理

物理课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基础知识和实践,使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

40

13

安全

安全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维护学校正常秩 序,提高教育的基础。针对中学生的特点,针对 学校日常课间活动、教学活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防溺水安全、火灾的预防与自救等进行安全教育。

120

14

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是针对中职生的特点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80

 

 

(二)专业课

1、专业基础

3  专业基础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土木工程   识图

了解投影法绘制工程图的理论和方法,了解国家制图标准,培养制图、读图的基本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掌握建筑、道路、桥梁、水利等工程构成的基本要素,具备必需的建筑材料、建筑设计和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400

2

建筑工程   测量

    掌握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各种应用知识和技能;掌握施工控制网的测设方法与技能;掌握施工放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进行土方工程量计算、土木工程、道路桥梁工程、电力工程、地下工程测量、水利水电工程等施工测量;掌握变形监测的基本知识,能够进行变形监测控制网施测、变形观测及变形观测数据处理与资料整编以及进行变形监测精度分析,会制定典型工程变形测量方案;掌握竣工图测绘、竣工图编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00

3

地基与基础

工程施工

熟练识读基础施工图;能了解土方工程施工工艺与要求;能理解浅基础常用材料、构造、施工工艺流程和安全技术;能了解深基础常用构造、施工工艺流程和安全技术;能了解基坑工程常用支护结构、降排水施工图、施工工艺流程和安全技术;能理解施工方案,能协助管理现场施工,能协助验收分项工程施工质量。

440

4

主体结构  

工程施工

 

能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能了解主体结构类型、构造与常用材料;能理解主体结构施工工艺原理、施工方法和质量与安全技术要求;要求学生能协助编制一般建筑主体工程的施工方案,能协助进行管理现场施工操作、质量控制与检查;能协助验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质量。

440

5

建筑工程CAD

了解CAD软件的整体框架;掌握CAD主要的命令功能;能够运用CAD命令完成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能运用CAD模块工具完成图形对象的深加工,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平面图、地形图的能力;会用CAD的命令和功能解决地形图绘制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120

6

建筑材料检测

本课程是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专业一门专业平台课,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员、施工员、造价员、试验员岗位的需求,来统筹考虑和选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工程中常用材料的品种、规格、技术性能、质量标准、取样方法、检测方法、主要特点及应用、保管及选择鉴别等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120

 

 

2、专业核心(防腐蚀方向)

4  专业核心课

序号

课程名称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参考学时

1

腐蚀与防护基础

了解腐蚀与防护的基本概念,分析腐蚀产生的原因,从而具有采取适当防护措施防止腐蚀的能力;掌握电化学腐蚀的原理及电化学腐蚀的防护方法;局部腐蚀的常见情况及对应的防护方法。

120

2

绝热工程  

施工技术

了解绝热工程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及绝热工程基本原理。了解常用绝热材料的性能及使用范围;掌握绝热工程施工方法及质量检验方法和标准;掌握绝热工程施工招投标、监理及工程验收的相关规定。

120

3

衬里施工  

技术

了解各种衬里施工方法的理论基础,掌握砖板衬里、橡胶衬里、塑料衬里、玻璃钢衬里及金属衬里等防腐蚀衬里的各种耐蚀材料的性能、胶液配方、施工方法、操作过程及问题防治和质量检查。

160

4

涂料施工  

技术

掌握金属表面的机械清理、化学和电化学处理方法;常见涂料的组成、分类、性能、配方、使用范围及使用效果,防腐蚀涂料的涂装方法、施工工艺,防腐蚀涂料涂装的病态及产生原因分析。

160

5

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

了解装配式建筑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分类、适用范围、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实际过程、设计要点、设计深度。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质量验收。

160

6

建筑信息模型制作

本课程主要从建筑信息模型的制作,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160

 

 

3.综合实训

实训课程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校内实验室、实习基地、校外实训场和顶岗实习以及岗前培训等形式,达到以上要求,使学生具备本职业岗位(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

1)土木工程识图综合练习(1周)

本课程以建筑施工图为载体,通过抄绘、识读练习,使学生掌握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地调整和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使学生获得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后续专业理论知识做准备。组织学生严格地执行工作计划,保质保量,注意安全,完成规定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

2)建筑CAD综合练习(1周)

本课程以建筑施工图为载体,通过抄绘和电脑绘制部分图纸练习,掌握电脑绘图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做法,具有对建筑图纸的识别、选用和绘图能力,以此提高建筑施工图的绘制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土建单位的工程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基础。

3)建筑工程测量放线实习(1周)

结合建筑工程测量放线课程的学习,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利用测绘仪器和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初步对建筑物和构筑物进行测定和测设的基本岗位职业能力。

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综合练习(1周)

结合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课程的学习,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组织设计的实际操作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对桩基础施工中涉及到的人员组织、设备组织、材料组织、施工工艺流程、材料计算、质量与进度控制、技术保证措施、安全检查与验收等知识与操作的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桩基础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岗位职业技能。

5)砌筑、抹灰综合实训(1周)

结合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和建筑装饰工程等课程的学习,通过对砌筑、抹灰的实际操作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对砌筑、抹灰工程施工工艺、方法和质量、安全验收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施工员、砌筑工、抹灰工的基本岗位职业技能。

6)钢筋、模板综合实训(1周)

结合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等课程的学习,通过对模板、钢筋的实际操作综合训练,培养学生对模板、钢筋工程施工工艺、方法和质量、安全验收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具备施工员、模板工、钢筋工的基本岗位职业技能。

7)防腐保温、衬里、涂料实训(1周)

模拟金属结构表面动力工具(磨光机)除锈,金属表面防腐蚀涂料涂刷,热力管道岩棉管壳,泡沫塑料管壳保温、保冷施工,设备储罐玻璃钢衬里施工。

8)跟岗实习(2周)

本课程把不具有独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实习岗位要求的学生,由职业学校组织到实习单位的相应岗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的实践活动。通过专业人员的传帮带,使学生获得职业技术和技能,主要是在专家的指导下掌握所学手艺或工艺的背景知识和取得实际工作的经验。

4.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为培养目标的要求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在学校学习和经过一系列实训,具备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能力,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能用”的教学目的,本专业安排在第六学期让学生进行顶岗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有关技术、管理岗位所必需的岗位能力和综合技能,实地掌握施工工地所需要的识图、相关构造、施工技术、测量放线、建筑材料的应用和检测、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造价、质量评定、施工安全、内业资料、招投标与合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等训练,以及适应现场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与合作伙伴共同协作的训练。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达到毕业生“零距离”培养目的。

实习期间,学生以工地基层施工技术员助手的身份,在工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适当参加班组生产劳动,施工现场的生产业务活动和技术管理工作。

主要实习内容有:

1)工种工程实习:

包括砌筑与抹灰工程、钢筋工程、模版工种、混凝土工程、其它工程等。

砌筑工种:通过实习掌握砌体的组砌形式及要求,掌握各种墙体的连接留槎、加筋部位及各种组砌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掌握常见的砌筑技术和操作方法。

抹灰工种:掌握抹灰基层处理技术,工艺流程及水泥砂浆、石灰砂浆、麻刀灰、纸筋灰、聚合物砂浆的使用要求。掌握墙体基层表面处理方法及墙面挂线、做灰饼的工艺要求及一般抹灰手工操作方法。

钢筋工种:掌握钢筋的基本加工方法,钢筋的下料切断、焊接和绑扎工艺与技术要求;掌握钢筋的除锈、调直、截断、弯曲成型工艺流程;掌握钢筋弯钩及成型制作,掌握基础、梁、板、柱的现场绑扎方法等。

模板工种:掌握各种常用模板的使用方法、组合形式、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安全要求,了解模板支设、拆除的操作程序和安装方法。

保温、衬里、涂料实习:掌握金属结构表面动力工具(磨光机)除锈,金属表面防腐蚀涂料涂刷,热力管道岩棉管壳,泡沫塑料管壳保温、保冷施工,设备储罐玻璃钢衬里施工。根据施工要求会配置涂料。

2)在工地技术人员指导下担负一部分生产技术、生产管理等工作:

包括测量放线、抄平及安装测量校正、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工程统计、协助处理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根据施工图开材料构件清单及限额领料单、编制预结算、拟定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编制作业计划等。结合工程实际进行施工技术与项目管理、合同管理、造价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及信息管理

3)参加有关生产会议:

包括图纸会审、技术交流、生产调度、安全技术及质量管理、施工方案讨论等。

在老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并在相关岗位轮换实习。通过实习能够履行施工员、质检员、招标代理员、合同管理员的职责,为实际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安排教学时间40周,每周一般为35学时。

  • 教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

1、公共基础课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总学时

各学期学时分配

公共基础课

必修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

40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理论

40

 

2

 

 

 

 

哲学与人生

理论

40

 

 

2

 

 

 

职业道德与法治

理论

40

 

 

 

2

 

 

语文

理论

240

2

2

2

2

2

2

数学

理论

240

2

2

2

2

2

2

英语

理论

160

1

1

1

1

2

2

信息技术

理论

40

1

1

 

 

 

 

实践

80

2

2

 

 

 

 

体育与健康

实践

160

2

2

2

2

 

 

艺术

实践

40

1

1

 

 

 

 

历史

理论

40

1

1

 

 

 

 

物理

理论

40

1

1

 

 

 

 

安全

理论

120

1

1

1

1

1

1

劳动教育

实践

80

1

1

1

1

 

 

小计

理论

1040

12

12

9

9

7

7

实践

360

5

5

2

2

 

 

合计

1400

17

17

11

11

7

7

 

 

2、专业课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总学时

各学期学时分配

专业课

专业基础课

土木工程识图

理论

120

1

1

 

 

2

2

实践

280

2

2

 

 

5

5

建筑工程测量

理论

120

1

1

 

 

2

2

实践

280

2

2

 

 

5

5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

理论

120

 

 

1

1

2

2

实践

320

 

 

3

3

5

5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理论

120

 

 

1

1

2

2

实践

320

 

 

3

3

5

5

建筑工程CAD

理论

40

1

1

 

 

 

 

实践

80

2

2

 

 

 

 

建筑材料检测

理论

40

1

1

 

 

 

 

实践

80

2

2

 

 

 

 

专业核心课

腐蚀与防护基础

理论

80

2

2

 

 

 

 

实践

40

1

1

 

 

 

 

绝热工程  

施工技术

理论

40

1

1

 

 

 

 

实践

80

2

2

 

 

 

 

衬里施工  

技术

理论

80

 

 

2

2

 

 

实践

80

 

 

2

2

 

 

涂料施工  

技术

理论

40

 

 

1

1

 

 

实践

120

 

 

3

3

 

 

装配式建筑构件制作与安装

理论

80

 

 

2

2

 

 

实践

80

 

 

2

2

 

 

建筑信息模型制作 

理论

40

 

 

1

1

 

 

实践

120

 

 

3

3

 

 

小计

理论

920

7

7

8

8

8

8

实践

1880

11

11

16

16

20

20

合计

2800

18

18

24

24

28

28

总计

4200

35

35

35

35

35

35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专业带头人

建筑工程施工共有专业带头人1名,具有高级职称,是“双师型”教师并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具有行业企业技术服务或技术研发经历,在本行业企业中有较大的影响力。能够主持专业建设规划、方案设计、专业建设工作,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主持本专业日常教学。

2.师资数量

本专业班师比不大于15:1,主要专任专业课教师不少于33人。

3.师资水平及结构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基础课专任教师任职全部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专业课教师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且大部分教师具有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

本专业专任教师团队中具有高级职称4人,获职业资格证书或教师系列以外职称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二)教学设施

1.校内实验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实习必须具备水泥实训、养护实训等实训室,主要设施设备及数量见下表(一个教学班,每班60人)。详见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主要设施设备一览表6。

6  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名称

数量(台套)

1

水泥实训

水泥稠度负压筛析仪

1

水泥净浆搅拌机

8

水泥胶砂搅拌机

5

雷氏沸煮箱

2

水泥胶砂振实台

4

电子天平

8

水泥标准稠度测定仪

8

水泥全自动压力机

2

新标准水泥跳桌

4

电动抗折试验机

3

2

养护实训

水泥砼恒温恒湿养护箱

2

水泥快速养护箱

2

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

1

3

筛分实训

分样筛振摆仪

4

电热鼓风干燥箱

1

新标准砂石筛

8

4

测量实训

普通经纬仪DJ6

10

普通水准仪DS3

10

5

精密测量实训

经纬仪J6E

10

激光垂准仪DZJ2

2

自动安平水准仪DSZ2

3

电子经纬仪DJD2A

3

精密经纬仪J2-2

3

精密水准仪*

3

全站仪

2

静态GPS9600

1

全站仪RTS602

2

精密经纬仪J2-2

2

精密水准仪DSZ2

2

Windows CE智能免棱镜全站仪

2

免棱镜全站仪NTS-352R

4

双频动态GPSS86

2

6

钢筋工艺实训

钢筋工作台6个,钢筋切断机、钢筋调直机、钢筋弯曲机、弧焊机、对焊机、电渣压力焊机、钢筋套丝机、钢筋挤压机,操作及检测工具

 

1

 

7

防腐蚀实训

磨光机20台,喷砂除锈2套

1

2.校外实训基地

本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有两个:河南四海防腐建设集团和河南中冶建设工程公司,都具备二级及以上资质的房屋建筑工程、防腐蚀工程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资质。能提供与本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职业岗位,宜对学生实施轮岗实训。具备符合学生实训的场所和设施,具备必要的学习及生活条件,并配置了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实训。

本专业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建立牢固的人才供需关系,开展多方位建设,建立完善的指导和管理制度,强化实习管理和质量监控,构建师生信息反馈机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并加强指导。使学生充分分散到我县多家企业进行实习,实现真正的顶岗,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教学资源

1、教材

本专业所有使用教材均为国家或行业规划教材或校本教材。

重视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积极参加职业院校系列规划教材编写和适合本专业具有特色的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所有实验、课程综合练习、实习与实训项目都有相应的较为完善的指导书,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要,在无统编教材或统编教材不合适的情况下,采取自编教材(或补充讲义)。增加教科研经费,教研、科研再上一个新台阶,并增强产学研的结合,校企双方技术人员开展互兼互聘的技术合作等。

2、图书及数字化资料

生均纸质图书藏量30册以上,其中专业图书不少于60%,同时适用本专业的相关书籍不少于2000册;本专业的相关报刊总类不少于20种,其中专业期刊不少于10种;

以优质数字化资源建设为载体,以课程为主要表现形式,以素材资源为补充,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共享性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建设内容涵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开发专业教学软件包,包括:试题库、案例库、课件库、专业教学素材库、教学录像库等。通过专业教学网站登载,构建共享型专业学习软件包,为网络学习、函授学习、终身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

(四)教学方法

1、理论课程

本专业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创新性尝试采用“五步、三查、六环节”的教学方法。

“五步”:是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独学;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是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六环节”:是指教学步骤。

一环:自主学习8分钟;

二环:尝试训练5分钟;

三环:交流展示5分钟;

四环:讲解拓展10分钟;

五环:评价总结2分钟;

六环:达标测评10分钟。

2、实训课程

采用实训课新课改框架“五环节”模式:

一环:组织教学2分钟;

二环:讨论精讲10分钟;

三环:示范操作5分钟;

四环:练习指导20分钟;

五环:结束讲评3分钟。

(五)学习评价

1、学习评价与考核内容

每门课程的考核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30%+理论考试成绩占×70%。整个课程学习结束以后,进行期末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整个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评价与考核方法

本专业过程性考核采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课程的成绩考核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过程性考核方法,每完成一个学习(工作)任务,均进行学业成果的评价反馈,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占总成绩的比例分别为5%、10%和15%(合计30%)。学生自评主要是让学生自己从查阅资料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纪律观念、工作态度、安全文明、学习主动性、作业完成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肯定自我学习成果,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学互评主要通过对其他组展示的学习成果(学习成果体现为实物、视频、PPT、文稿等形式)进行评价并结合平时的学习工作情况进行互相评价;教师掌握并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主要包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课堂纪律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作为教师评价的依据,对每个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每个综合性项目结束后,组织一次理论考试,考查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质量管理

为确保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建立专业教学质量保证体系。而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专业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建立专业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专业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包括教学实施规范与质量监控措施两大类,以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质量与教学效果。

2、明确教学实施主体和实施规范

教学实施由三层机构负责:第一层机构是教学团队,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主体;第二层机构是教研组,负责教学进度、教学任务、教学教研及教学运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第三层是系部教学人员在系主任领导下组织实施的领导小组,负责教学管理制度、教学实施流程、质量监控措施的制定及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

3、明确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和监控工作规范

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由学校教学督导部门和系主任直接领导的教学督导、以及学生会学习部组成。学校教学督导部门主要负责课堂质量的抽查和评价,系部主要进行课堂评价与学生会的具体管理;学生会主要进行常规教学状态信息的收集,同时协助督导课堂教学状态的征询。

九、毕业要求

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才能取得毕业资格。

1)个人量化考核成绩考核合格;

2)修完教学计划规定课程、教学项目,并成绩合格。

核发:admin 点击数:258收藏本页